跳到主要內容
選單

施政計畫

   字級:
發布日期: 2019-05-27 | 觀看數: 64913 | 維護單位: 企劃組 | 最後檢核時間: 2024-03-01 | 最後修改時間: 2024-02-06


交通部112年度施政計畫


本部主管鐵公路、海空運、郵政、觀光及氣象等業務,積極強化交通安全管理、提升交通運輸效率、精進交通服務品質,打造全方位幸福交通生活環境。重點工作如下:

一、落實臺鐵改革,確保行車安全:以「安全」為本,「乘客、臺鐵及員工三贏」為指引。確保行車安全,健全財務結構,走向國營公司化,落實改革。

二、多元鋪建,完善便捷交通網絡:串聯高快速公路網,積極推動西部高鐵及東部快鐵,協助地方捷運發展。

三、穩健民航服務,創造國門榮耀:健全服務提供、優化旅客體驗及提升國家競爭力,推動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與第三跑道等建設。

四、推動港埠建設,提升國際競爭力:持續開展國際商港建設及營運,擴展多元營運,鞏固臺灣國際海運地位。

五、加強偏鄉建設,實現交通平權:積極推動幸福巴士、幸福小黃、噗噗共乘等,完善偏鄉公共運輸;並加速推動花東、離島重大交通建設。

六、優化觀光體質,迎接後疫情時代挑戰:完善服務品質量能,為國境開放後國際旅遊奠定厚實基礎。

七、強化智慧應用,提升運輸效率:依據行政院臺灣5G行動計畫願景,加強結合5G、AI等新興科技及氣象監測資訊應用,實現智慧交通數位轉型。

八、建構安全交通環境,落實運輸風險管理:採行「科技執法」、「高齡社會安全通用道路」、「宣導防制疲勞駕駛與酒後駕車」等策略,建構安全交通環境。

本部依據行政院112年度施政方針,配合核定預算額度,並針對經社情勢變化及本部未來發展需要,編定112年度施政計畫。


壹、年度施政目標及策略

一、執行臺鐵改革

(一)提升臺鐵安全意識,引進專業團隊輔導,持續深化及精進臺鐵安全管理系統,並透過第三方安全評鑑對系統完備性及有效性評核,進而重塑臺鐵安全組織文化,重建臺鐵健康體質,具體落實安全改革。

(二)協助臺鐵充裕各項營運所需基礎設施,包括小彎道曲線路線改善、平交道自動防護提升、智慧邊坡監測、科技診斷軌道結構安全及道岔抽換、電力設施全面更新等,使臺鐵員工能安心、專心營運,提升行車安全與服務品質。

(三)加強鐵路整體結構強度,推動臺鐵全面汰換木枕型道岔並實施機械化軌道養護作業,檢討重型養路機械之需求,採購相關設備,以國內貨品比率、技術移轉、投資、協助外銷等作為採購評選之項目,並強化軌道結構,提升臺鐵整體服務品質,降低維修頻率及成本,提升維修效率,使路線更加穩定、舒適及安全,期能提升臺鐵整體服務品質。

(四)確保營運安全、員工權益保障及財務永續前提下,透過臺鐵組織改革,賦予臺鐵自主及經營彈性,重新定位組織體制及架構,加入安全意識元素,亦為長期所背負龐大債務找尋合理解決方案,並鬆綁法規、活化資產提升收益挹注財務,創造臺鐵永續經營基礎。

(五)落實鐵路法及相關子法執行,強化鐵路監理作為,並引進鐵路監理檢查員辦理臺鐵現場檢查,要求臺鐵落實規章程序、車輛檢修以及設備養護等作業。

二、便捷鐵公路網

(一)建構環島鐵道網,加強前瞻軌道建設;辦理鐵路捷運化及立體化,構建都會區捷運路網;持續完善環島公路網,辦理公路瓶頸路段改善;加強高快速公路系統性連結,強化東部公路交通網;健全生活圈交通建設,營造智慧城市環境。

(二)持續串連現有快速公路系統,打造完整環島快速公路骨幹,包含國道4號臺中環線豐原潭子段計畫、國道3號銜接台66線增設系統交流道工程、國道1號增設銜接台74線系統交流道工程、國道5號銜接蘇花改工程、淡江大橋及其連絡道路建設等。

(三)持續推動各項重要公路建設,包括國道1號楊梅至頭份段拓寬計畫、花東公路第三期道路(後續)改善計畫、台9線花東縱谷公路安全景觀大道計畫(花蓮段、臺東段)、東西向快速公路台76線(原漢寶草屯線)、台19線以西路段改線工程計畫、台39線(高鐵橋下道路)延伸線優先路段、西濱快速公路曾文溪橋段新建工程、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公路系統)、省道改善、公路養護計畫等,提供便捷公路交通。

(四)推動國際機場與國際商港聯外道路建設,如國道7號高雄段、國道1號甲線、國2甲線(桃園航空城南側聯外高速公路)優先路段(大園交流道至台15線)、國2甲線(桃園航空城南側聯外高速公路)後續路段(台15線延伸銜接台61線)等計畫,提供便捷聯外交通運輸環境。

三、完善民航服務

(一)為健全發展桃園機場,持續建設第三航廈及辦理桃園航空城核心計畫,以區段徵收方式推動機場園區新增用地取得,以利未來興建第三跑道、衛星廊廳、新貨運站區、自由貿易港區等建設;另加速遠雄自由貿易港區第三期工程建設計畫,帶動業者投資商機。

(二)以多元門戶、地方共榮為目標,打造東亞最具競爭力機場群,持續強化機場軟硬體設施,松山、臺東與花蓮機場推動跑道及航廈改善工程,以及臺中與高雄機場推動跑道整建及新航廈建設規劃等,據以擴增機場服務量能。

(三)為確保飛航安全韌性與營運創新,持續推動一站式保安措施、導入智慧化安檢通關設施、落實執行各項防檢疫政策,各主要機場並積極推動作業車輛電動化、橋氣橋電、排班計程車智慧APP、空調系統優化等減碳綠能措施,期以提升機場營運效率、飛航及邊境防疫安全。

(四)為拓展國際航網,持續推動與相關國家地區洽簽或修訂雙邊通航協定,以利航空公司佈建綿密航網、提升營運空間及彈性。另為因應後疫情空運發展,輔導航空公司規劃最適客貨運機隊、加強航線經營與發展等,俾提升國籍航空公司競爭量能。

四、強化港埠建設

(一)為健全發展國際商港營運,持續辦理高雄第七貨櫃中心、基隆軍港遷建、臺北港圍堤造地工程及臺中港外港區擴建工程等計畫,優化港埠客貨運相關設施,營造港口優質營運環境。

(二)為完善國內商港基礎建設,持續建置各碼頭區防波堤與營運設施改善、浮動碼頭新建、旅運中心及優化服務設施等,強化離島港埠基礎設施及海運運輸安全。

(三)配合發展綠色能源及風電產業政策,建構離岸風電相關港口基礎及營運設施,持續推動發展離岸風機預組裝基地、風電國產化基地、港勤運維及人才培訓等多元業務。

(四)開拓國內外事業營運版圖,探尋港埠相關延伸業務之可行性,並攜手我國航港及綠色產業業者擴大合作綜效,爭取聯盟航商航線靠泊,穩固國際商港櫃量,並檢討港口使用機能,推動港區資產活化與轉型,提升港口競爭力。

五、實現交通平權

(一)臺鐵新增路線、雙軌化、電氣化,提供北部區域臺北往返基隆、臺北往返中南部、臺北往返宜花東,3個方向列車行駛之共用區域有足夠之軌道供列車始發、停留及折返使用,評估檢討鐵道運輸分流,滿足各地區旅運需求及提供多元化旅運服務;提升中部集集地區鐵路區域軌道運輸路網服務水準,增設交會站,提升路線容量,可串聯道路系統,發展沿線區域。

(二)持續推動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及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協助地方政府辦理偏鄉公路系統道路之新闢拓寬、山地原民區易致災、危險瓶頸路段改善及既有道路養護整建等事項,透過系統整合、斷鏈補缺及瓶頸改善之推動方式,達成健全區域路網及提升服務品質,完善道路建設之多元功能性與保障用路人生命及財產安全。

(三)落實交通平權,滿足基本民行需求,推展偏鄉地區因地制宜公共運輸服務,建構當地居民所需移動力,提升偏鄉地區服務品質,落實偏鄉行的正義;普及推廣幸福巴士及協助地方政府幸福巴士升級,導入科技平臺並加強整合各部會及在地資源投入偏鄉地區,提升幸福巴士營運效能及精進服務。

(四)推動公路公共運輸服務升級計畫,以無縫、安全、永續及精緻等面向優化公共運輸服務,帶動服務品質與產業升級,並加速推動公車電動化及智慧化,提升整體公共運輸競爭力。

(五)持續推動「七美、望安、蘭嶼、綠島」機場外觀風貌改造計畫,提升航廈服務品質,並積極辦理「北竿機場跑道改善及新航站區擴建工程」及「蘭嶼機場跑道整建工程」等建設,強化離島及偏鄉聯外交通運輸機能。

(六)推動離島交通船汰舊換新,持續辦理新臺馬輪及澎湖輪建造計畫,替換船齡老舊臺馬輪及臺華輪,確保船舶航行安全,提供離島居民便捷海運運輸,強化金門、馬祖及澎湖各碼頭區港埠基礎設施,協助地方政府辦理臺東富岡漁港交通船碼頭及屏東鹽埔客貨運專區建設,完善海運港埠相關服務。

(七)辦理無障礙交通環境計畫,提供完善無障礙設施與服務,打造機場及港口無障礙交通環境,落實交通平權。

六、優化觀光體質

(一)持續輔導遊覽車產業,藉由階段性補助計畫,引導業者以科學化管理方式提升治理成效,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制,提升遊覽車產業發展。

(二)優化重要魅力景區及廊帶旅遊環境,盤點整體觀光資源,訂定區域旅遊主軸,並強化區域旅遊品牌,提升觀光遊憩服務品質,塑造永續、整合、優質之友善旅遊環境。

(三)整合觀光圈跨域資源,推廣生態(親山海、地質、賞花鳥蝶)、文化(民俗節慶、部落、客庄、博物館、小鎮)、美食(溫泉美食、米其林、美食展、夜市)、樂活(自行車、馬拉松、鐵道、綠古道、溫泉)等多元主題旅遊,加強跨域合作,發揮在地特色旅遊,均衡區域觀光發展,活絡國內旅遊市場。

(四)提升觀光產業創新服務與轉型,優化產業品牌化、數位化及國際化經營,並部署疫後觀光人力,以精進產業服務質量,落實防疫旅遊安全,開創防疫及旅遊兼顧之新模式。

(五)強化觀光資科匯流,運用大數據進行觀光景點之智慧管理,如數位訂票、人流與車輛管理及多元支付、景區AR、VR體驗等,推動景區數位管理及旅遊數位體驗服務,建置數位旅遊整合服務平臺,提供旅客一站式交通及觀光服務。

(六)掌握國境開放時程規劃,鼓勵開發特色新遊程,持續透過網路聲量、創新多元行銷臺灣品牌,鎖定短程航線國家之東北亞、東南亞、陸港澳三大區域等重點入境市場,及穆斯林、獎勵旅遊及修學旅行等特定客群,爭取國際來臺市場復甦及成長機會。

(七)配合國際及國內商港遊憩開發計畫,活化港區土地及開發水域遊憩與觀光資源,持續推動旅運場站設施改善及招商行銷工作,推廣郵輪航線旅遊市場,帶動地方觀光及經濟發展。

(八)持續辦理環島自行車道升級暨多元路線整合推動計畫暨修正計畫,從自行車路網構建及觀光行銷整合等面向切入,除主幹路網的安全與優化改善外,並規劃河濱線、山岳線、環山線等自行車道路網,及串聯地方秘境、連結斷鏈路線,打造更多元自行車路線及相關旅遊服務。

七、精進智慧運輸

(一)持續推動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主要辦理建置整合性交通行動服務、優化交通管理與控制策略、結合大數據分析及雲端技術創新應用以整合各級道路即時路況資訊、應用車聯網技術於機車安全提升、推動偏鄉在地共享運輸及擴展交通資訊匯流平臺、運輸資料整合流通服務等,提升車流運行效率與安全。另補助各地方政府執行各項子計畫,包含:交通控制系統之功能升級與區域交通整合管理、偏鄉運輸服務改善及自駕巴士道路測試等,以提升車輛與路口交通安全等。

()持續藉由中央電腦軟體雲端化,積極結合大數據分析、導入AI影像辨識技術及物聯網NB-IOT等創新技術,期能藉由智慧運輸系統的發展與應用,提升運輸系統運作安全與效率。

(三)推動鐵道國車國造及機電系統國產化,帶動鐵道技術及關聯產業發展,包含選定國產化優先發展項目、整合技術研發及檢測驗證能量、制定國家標準、成立鐵道技術研究及驗證中心及協助學術機構培育鐵道人才、發展智慧4.0鐵道及關聯產業(研訂智慧鐵道系統架構,導入4.0科技);並提升國內廠商參與鐵道建設及維修市場機會與意願,包含研訂鐵道系統採購作業指引與國產化配套措施、釋出維修商機及籌組R-TEAM國家隊及培養臺灣鐵道機電統包廠商等。

(四)持續辦理「公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管理系統平臺建置及維護」計畫,藉由建置資訊化管理平臺,搭配內政部地政司開發之人工智慧自動AI辨識技術,針對標線磨損程度、標誌牌面內容及桿件歪斜角度等設施變異情形,提出重設及維修之管理建議,確保道路交通設施完整性,並減少人力消耗養護管理之疏漏。

(五)持續推動臺灣港群智慧化發展,運用RFID、AI新興科技、完善港區安全管制及佈建基礎設備、加值營運技術分析及擴大新興科技試驗場域等發展策略,持續優化各國際商港船舶交通服務(VTS)及陸運交通管理系統,加速驅動臺灣港口數位轉型。

(六)建構機場智慧化軟硬體基礎設施及營造優質發展環境,從機場客、貨服務面向,導入各項智慧科技應用,推動航廈間自駕車接駁、無接觸ONE ID服務、發展概念性驗證計畫等,策進機場服務品質及營運管理效能。

八、落實交通安全

(一)為降低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提出跨部會精進作為,並從三大構面及十項改善策略積極推動改善,三大構面係改善人行車行空間、強化交通安全執法、形塑優質交安文化,十項改善策略則包含:人行空間改善、車行空間改善、推動行人及高齡友善區、加強重點項目執法、精進監理管理作為、推廣停讓文化、落實大客車駕駛管理、精進機車訓考作為、辦理社區交安宣導、推動交安教育課程模組。

(二)加重酒駕罰則,包括酒駕有罪判決從嚴認定易科罰金及假釋條件依法從嚴審核、經醫療評估合於緩起訴條件者將依法命戒癮治療、初犯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沒入車輛、酒駕及拒絕酒測再犯累計期限延長為10年、提高同車乘客罰鍰、酒駕行政裁罰未繳納將優先強制執行、推動飲酒場所提供酒後代駕機制;針對曾因酒駕吊銷駕照重考者,規定申請登記配備有車輛點火自動鎖定裝置(酒精鎖)之汽車始發給駕駛執照等,以遏阻酒駕發生,維護用路人安全。

(三)強化國道行車安全教育宣導及協助執法,減少二次事故與危險駕駛所致事故,並落實繫安全帶之觀念;推動智慧化過磅管理、協助載重車執法並持續提高事故處理效率。

(四)持續透過辦理機車駕訓補助、強化駕訓班師資專業職能及高齡駕駛人換照制度等政策,強化相關交通安全觀念,建立駕駛人正確用路觀念,提升用路人安全。

(五)配合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修正,未依規定訂立強制車險契約之舉發方式,除現行攔檢稽查舉發擴大為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併同舉發。

(六)推動微型電動二輪車依規定登記、領用、懸掛牌照後始得行駛道路,以加強微型電動二輪車行駛道路管理,提升騎乘安全。

(七)持續精進國籍船舶安全管理制度,建置船舶智慧檢查及管制系統,並履行國際海事公約規範,借鏡國際經驗滾動強化我國海事管理制度;建置彰化離岸風場航道船舶交通服務系統之臺中及雲林雷達站,完備監控航道船舶航行安全,建置智慧航安船舶漂流預測功能,提升海事中心監控、預警效能。

(八)落實執行國家民用航空安全計畫及國家民用航空保安計畫,督導航空業、地勤業、維修業以及航空站落實安全管理系統及航空保安管理系統,採取主動危害識別與風險管理;持續優化遙控無人機管理機制,以確保飛安及促進產業發展;持續推動汰換及更新航空氣象現代化作業系統、機場助導航設施及滑行道燈光系統,以及建置新一代航空情報服務系統等,據以升級航空情報品質及增進飛航作業安全。

九、提升郵政氣象服務

(一)積極推動郵政物流園區建置計畫(建置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園區)、發展智慧物流、打造數位化金融環境及創新金融服務、舉辦亞洲國際郵展,並持續拓展兩岸通郵、通匯業務,提供民眾便捷服務。

(二)持續推動郵局營業廳環境改善、加強各項便民措施(如提供線上取號及查詢功能、以郵政金融卡支付郵資)、增設銀髮友善服務區。

(三)善用新興科技工具與管理技術,精進天氣、氣候、地震、海嘯等災害之預警及防救效能;拓展防救災客製化氣象監測預(警)報;推廣氣候資訊跨域應用服務;開創多元化生活氣象資訊之傳播服務;深化推廣科普教育;擴大氣象資訊面向及效益;促進氣象產業發展。

(四)賡續整建各項觀測及高速運算電腦等基礎設施,強化氣候變遷監測及短期氣候預測能力;提升氣象、海象、地震及海嘯監測預警、定量降雨與即時預報作業能力,建立本土化災害性天氣量化指標。


貳、年度重要計畫(詳如附件,請下載參考)


附件下載:

交通部112年度施政計畫 .pdf